甲醇制氫+燃料電池技術,成為汽車產業的新寵
- 來源:
- 作者:
甲醇重整制氫+氫燃料電池系統作為“發電機”系統,主要有三種技術路線:
A. 第一類技術是甲醇重整+高溫燃料電池(甲醇重整制氫高溫燃料電池) ,這類技術是現階段發展比較快的技術路徑,代表企業有丹麥Senergy、博氫Palcan,已在電動車及其他特殊領域得到應用。

高溫燃料電池是指工作溫度在160℃以上的質子交換膜技術。相比于85℃左右工作溫度的常溫/低溫系統,高溫燃料電池的160℃工作溫度可以保證氫氣在電堆內反應后的產物都是水蒸氣,而不存在液態水的可能。 目前高溫燃料電池與低溫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都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電池技術,然而,高溫燃料電池最大缺陷在于效率低、體積大、催化劑和膜的技術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同時它還面臨著產業化的問題。

B. 第二類技術是甲醇重整制氫+氫氣提純+低溫燃料電池(水氫技術),該路徑是甲醇重整制氫技術與低溫純氫燃料電池技術的集成。將甲醇水重整獲得的富氫進行提純,獲得99.9999%純度的高純氫,氫氣再進入燃料電池電堆發電。代表企業有上海合既得、廣東合即得、廣東能態、山東濰氫等水氫系企業。目前水氫技術已經成功應用在電動車、通訊基站電源上,得到廣泛認可。
低溫純氫燃料電池是目前最成熟、最高效的燃料電池技術,早已實現了批量生產,并在眾多應用領域廣泛應用。目前實現商業化應用的燃料電池汽車都采用的是低溫燃料電池系統,比如豐田Mirai、本田Clarity。
3/5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